首页

傲柔女

时间:2025-05-30 05:22:17 作者: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? 浏览量:53638

 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: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?

  记者 马帅莎

  5月29日,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,就此开启其漫长的星际之旅。它将飞往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、取样并返回地球,随后再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。

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。白国龙 摄

  天问二号任务为何要探访这两颗星?在漫天星辰中,它们是如何“万里挑一”被选中的?天问二号任务将对这两颗小天体开展哪些探测?此次任务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答。

  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?

 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苏彦介绍,小行星的形成可追溯到太阳系早期,它不像地球那样经历过物理或化学上的巨大改变,因而保持了原始状态和成分组成,被称为宇宙的“活化石”或“时间胶囊”,对于研究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科研价值。

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认为,小行星探测不仅有助于揭示其自身的演化历程,以及太阳系早期状态,也能为认识地球的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线索。科学家普遍认为,地球在形成初期并没有水和有机物质,是小天体的碰撞将这些物质带到地球。

  天问二号任务为何选定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?受访专家指出,这两个小天体均具有良好的工程可达性和独特的科研价值。

  地球的“神秘舞伴”

  2016年,人类首次捕捉到小行星2016HO3的踪迹。它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,其环绕太阳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。

  一直以来,这颗地球的“准卫星”都在以特殊的方式与地球“共舞”,并与地球保持着微妙的距离。当它行至地球前方时,会被地球轻柔地推开;待地球向前运行时,它又悄然加速追赶,像是永不停歇的追逐游戏。据悉,由于它的轨道相对稳定,经过前期轨道设计,探测器需相对较低的能量即可抵达。

  小行星2016HO3个头小,直径仅40米到100米左右,地基望远镜很难观测到,迄今为止,人们对它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。

  刘建军说,关于这颗小行星的来源,目前有很多猜测。有观点认为,它可能是月球被撞击后形成的碎片,有的认为它来自小行星带,被地月系捕获形成,还有人认为它原本就存在于这条轨道上。“它究竟来自何处,物质组成如何?有待人类进一步探测研究。”

  “活跃的小行星”

  另一个探测目标主带彗星311P的选定亦是如此。主带彗星311P运行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,它既像小行星般沿固定轨道行进,又像彗星一样喷发尘埃,被称为“活跃的小行星”。这在干燥的小行星带中十分罕见。

  “理论上,主带彗星311P应表现为岩质特性,为何它像彗星一样有喷发物?它究竟是在小行星带中原生产生的,还是从外太阳系捕获形成?这些问题当前仍没有答案。”刘建军说。

  专家指出,近距离探测这颗特殊的小天体有助于了解这类小天体的物质组成、结构以及演化机制,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。

  如何探?

  科学家们期待通过天问二号任务的实施,进一步揭开这两类小天体的神秘面纱。

 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,天问二号探测器针对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科学探索任务,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,将对相关天体地貌、物质组分、内部结构、可能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  “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,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、化学与矿物成分、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。我们也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,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、起源、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。”韩思远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新加坡资深外交官:美国无法遏制中国崛起

截至8日8时,通信行业累计出动保障人员26628人次,应急车辆9690辆次,发电油机10850台次,卫星电话127部。海南、广东、广西三地累计恢复退服基站18424座(个),未出现乡镇级通信全阻。

香港油麻地货物装卸区“三级火警”历时14小时救熄

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,观赏敦煌石窟艺术高清数字电影,为游客的参观体验提供了补充。去年,敦煌研究院基于AR、VR技术,上线“数字藏经洞”展馆;同时,积极开展研学活动,让游客在旅游参观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敦煌文化。

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

今年3月19日建盟日之际,浙江盟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话剧《初心》。生动的对话、鲜明的角色、紧凑的情节,盟员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民盟先贤形象,既是对多党合作历史的深情回望,也是对民盟精神的致敬与传承。

新闻多一点|在常德河街,感受非遗魅力

开幕式上,自然资源部副部长、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,广东省副省长张少康为“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”揭牌。该试验场揭牌后正式对外提供测试服务,并启动首批海上试验,标志着试验场从筹备向应用迈出重要步伐。

“链”出新动能

萤萤之光,亦可照旷野。近年来,宁夏多部门联合连续举办7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,选树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60个,多赛道推选行业志愿服务典型380个,先后有131个志愿服务领域先进典型受到全国、全区表彰,“兰花芬芳”“雷锋快乐工程”等44个志愿服务个人、组织、项目、社区入选全国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